一、原材料准备:确保纯度与稳定性
PFA软管的性能直接依赖原材料质量,加工前需严格控制:
原材料选择:采用高纯度PFA颗粒(纯度≥99.9%),避免杂质(如金属离子、机械杂质)影响软管的耐腐蚀性和洁净度(尤其半导体、领域,需符合FDA、USPClassVI等标准)。
干燥处理:PFA吸湿性极低,但存储过程中可能吸附微量水分,加工前需在80-120℃下干燥2-4小时,避免挤出时因水分蒸发产生气泡。
二、核心成型工艺:挤出成型(主流技术)
PFA软管以挤出成型为主要加工方式,通过螺杆将熔融的PFA材料挤压成管状,关键在于温度控制、模具设计和定型精度,具体流程如下:
1.塑化挤出:高温熔融与稳定输送
设备: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螺杆长径比L/D=20-30),螺杆材质为损的哈氏合金或氮化钢(避免金属杂质污染)。
温度控制:PFA熔融温度范围较窄(300-380℃),需分段控温(从加料段到机头逐步升温):
加料段:100-150℃(预热,避免冷料损伤螺杆);
压缩段:250-320℃(逐步熔融,排除空气);
均化段:340-380℃(熔融,确保熔体均匀);
机头/模具:350-380℃(保持熔融状态,避免降温导致流动性下降)。
注:温度过高(>400℃)会导致PFA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如HF)并降低材料性能,需配备实时温度监测与报警装置。
螺杆参数:螺杆转速通常控制在10-50rpm(低速挤出),避免因剪切过热导致材料分解;挤出压力稳定在10-30MPa,确保熔体均匀流动,减少内应力。
2.模具成型:控制尺寸精度与壁厚均匀性
PFA软管的尺寸(内径、外径、壁厚)由模具控制,模具设计是关键:
模具结构:采用“同心式口模+芯模”结构(类似管材挤出模具),口模与芯模的间隙决定软管壁厚(需到±0.02mm),芯模通过中心杆固定,避免偏移导致壁厚不均。
熔体流动控制:PFA熔融后流动性较好,需通过调节模具间隙、挤出速度(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匹配)控制管材圆度(圆度误差≤0.05mm),避免出现椭圆、褶皱。
3.冷却定型:快速固化与尺寸锁定
PFA熔体离开模具后需快速冷却定型,否则会因高温下的分子松弛导致尺寸收缩或变形:
冷却方式:采用水冷(优先)或风冷,水冷效率更高(水温控制在20-30℃),通过真空定型套(内壁与软管外表面贴合)吸附冷却,确保外表面光滑且尺寸稳定。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需与挤出速度匹配(通常牵引速度5-20m/min),过快可能导致内应力残留(后期使用易开裂),过慢则尺寸精度下降。
4.牵引与收卷:保持张力稳定
牵引:采用无级变速牵引机(如履带式或滚轮式),牵引力均匀(避免局部拉伸导致壁厚变薄),牵引速度略高于挤出速度(拉伸比1.05-1.2),可提高管材结晶度和力学性能。
收卷:收卷机需与牵引速度同步,收卷张力恒定(通过张力控制器调节),避免软管扭曲或产生内应力,收卷直径根据软管规格控制(通常≤500mm,防止外层挤压变形)。
三、二次加工:满足功能化需求
基础挤出成型的PFA软管需通过二次加工适配具体场景,常见工艺包括:
1.切割
采用激光切割机或金刚石刀片切割(避免普通刀片切割导致的毛边、变形),切割后需用无尘布蘸酒精清理端口(尤其洁净领域,防止碎屑污染)。
切割长度精度控制在±0.1mm(半导体设备用软管要求更高)。
2.弯曲成型
对于需要特定角度(如90°、180°)的软管,采用热弯工艺:将PFA软管加热至150-200℃(软化但不熔融),借助模具固定弯曲角度,冷却后定型(弯曲半径≥3倍管径,避免过度弯曲导致壁厚不均)。
3.接头连接
PFA软管需与设备连接,接头处理是确保密封和耐压性的关键:
热熔焊接:将PFA接头(同材质)与软管端口在350-380℃下热熔对接,施加轴向压力(0.1-0.3MPa),冷却后形成一体化密封(适用于高压场景,耐压可达10MPa以上)。
卡套连接:采用不锈钢或PFA卡套,通过机械挤压使卡套与软管内壁紧密贴合(适用于低压场景,操作简便,但需确保卡套尺寸与软管匹配,避免泄漏)。
扩口处理:部分场景需将软管端口扩口(如法兰连接),通过扩口模具(加热至200-250℃)将端口扩张至指定直径,确保与法兰密封面贴合。
四、处理:针对场景的定制化加工
增强处理(提高耐压性)
普通PFA软管耐压性有限(常温下≤1.6MPa),针对高压场景(如液压系统),需复合增强层:
在挤出过程中,通过共挤工艺在PFA内层与外层之间加入编织增强层(如不锈钢丝、芳纶纤维),增强层需均匀缠绕(覆盖率≥90%),确保受力均匀。
洁净处理(半导体/领域)
用于芯片制造、生物的PFA软管需达到“零微粒、零析出”:
加工环境:在Class100-Class1000洁净车间进行,避免粉尘污染;
后处理:通过超纯水清洗(18.2MΩ?cm)、高温烘烤(200℃,2小时)表面残留杂质和低分子挥发物。
表面改性(按需调整特性)
部分场景需PFA的表面粘性(如防粘或增粘),可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极性基团)或氟化物涂层微调表面张力,但需避免破坏耐化学性。
五、加工难点与解决方案
材料易分解:PFA在高温(>400℃)或长时间滞留螺杆中会分解产生有毒气体(HF),需优化螺杆结构(缩短停留时间)、配备在线分解监测仪(检测HF浓度),并定期清洁螺杆避免积料。
尺寸稳定性差:PFA冷却后收缩率较高(约3%-5%),需通过预拉伸(牵引时控制拉伸比)和定型套控温(温差≤5℃)补偿收缩量。
接头泄漏:因PFA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大(PFA约1.2×10??/℃,不锈钢约1.7×10??/℃),温度变化易导致接头松动,需采用弹性密封结构(如O型圈辅助密封)或同材质接头减少热应力。
总结
PFA软管加工是“高精度温控+精密成型+定制化处理”的结合,核心在于平衡材料的高温特性与产品的尺寸精度、功能需求。不同应用场景对加工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如工业领域重耐压,半导体领域重洁净),需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和质量控制确保终产品满足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